中文简体
EN

“全生物降解地膜”和“可氧化降解地膜”有什么不同?农民该怎么分辨?——来自睿安集团的专业解读

来源:睿安科技

发布时间:2025-11-21

点击量:3

分享到:

在农业生产中,“地膜到底能不能真正降解”是农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。市场上各种“降解地膜”名目繁多,其中 全生物降解地膜 和可氧化降解地膜最容易被混淆。

作为长期从事 PBAT 全生物降解材料研发的企业,睿安集团在实际农业应用中看到过大量案例,也深知两者带来的实际差别。下面结合我们的材料经验,为农户做一个更清晰的说明。



一、两种“降解”方式,本质完全不同

1)全生物降解地膜:真正从土壤中消失

睿安集团的地膜基材以 PBAT为主,这类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路径非常明确:由微生物分解、逐步断链、粉化、最终成为二氧化碳和水。这种地膜在季末会自然降解,不会留下微塑料,真正意义上做到“用完即回归土壤”。

2)可氧化降解地膜:只是碎得快,但没有真正降解

许多打着“可降解”名义的地膜,本质仍是 PE(聚乙烯)。它的“降解”,更多是依靠添加金属盐促进氧化,使薄膜在阳光下裂成小碎片。问题在于:这些碎片仍然是塑料不能被微生物降解,会在地里越积越多形成隐藏的“微塑料污染”,(这)类材料在多个国家已被明令限制。


二、为什么这件事对种粮农户很重要?

睿安集团在西北、东北等地的示范田项目中看到一个很典型的现象——残膜越积越多,地越种越硬、越难管理。如果长期使用可氧化降解地膜:塑料碎片会影响土壤透气性、作物根系易受影响、灌溉效率下降、土壤结构难以恢复。

而 全生物降解地膜 的优点是:用完自然降解、不留塑料残留、土壤更健康、耕作更轻松、更符合农业绿色发展要求,这也是越来越多地区逐步向“全生物降解”靠拢的原因。


三、农户如何分辨?睿安集团总结了三个最实用的方法

1)先看执行标准

只要记住这条原则,几乎不会选错。

全生物降解地膜常见标准

GB/T 35795《生物降解地膜》、EN 13432、ASTM D6400

可氧化降解地膜常见描述

“可降解 PE”、“氧化降解”、Oxo-degradable”

看到“PE”和“氧化”字样基本可以排除。

2)再看价格

全生物降解材料(特别是 PBAT)成本更高。如果一卷所谓“环保地膜”价格和普通 PE 相差不大,通常不是全生物降解。

3)看使用表现(根据经验判断)

全生物降解地膜:前期结实,后期按周期逐步裂解、粉化

可氧化降解地膜:晒几天就很脆,但只是裂,不是真正降解


睿安集团为什么坚持做全生物降解材料?

在农业领域,我们关注的不只是“地膜是否能撕得下来”,而是:在三年后?五年后?十年后?它最终会在土地里留下什么?睿安集团的 PBAT 基全生物降解地膜经过多轮田间验证,能够在农作周期内完成降解,不留微塑料,并且在覆盖性能、韧性和使用手感上与传统 PE 更接近。这也是越来越多合作伙伴选择我们的原因:好用、稳定、真正环保。